News
转载自 大奥传媒
4月26日•山东大学
由大奥传媒承办的走进高校专家论坛--2019高性能计算与人工智能技术研讨会(山东站),4月26日在山东大学成功召开。中科院计算所并行软件实验室主任、国家超算济南中心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高性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张云泉博士,山东大学软件学院党委书记陈安彪教授,戴尔易安信大中华区企业级解决方案总监孙旭健为研讨会致欢迎辞。会议同时邀请到了山东大学软件学院崔立真教授,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主任于剑教授, Dell EMC高性能计算方案架构师凌巍才博士、山东大学软件学院刘卫国教授、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潘景山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高性能计算中心副主任林新华教授、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张巍副教授与山东高校60多位专家共同研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趋势、人工智能在大气气象科研领域的应用探索、高性能计算产业现状和未来走向、自主可控超算系统的应用优化等分享了各自的科研工作进展和心得。
会议现场
会议邀请到中科院计算所并行软件实验室主任、国家超算济南中心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高性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张云泉博士,山东大学软件学院党委书记陈安彪教授,戴尔易安信大中华区企业级解决方案总监孙旭健为研讨会致欢迎辞。
张云泉 中科院计算所并行软件实验室主任、
国家超算济南中心主任、
中国计算机学会高性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陈安彪 山东大学软件学院党委书记
孙旭健 戴尔易安信大中华区企业级解决方案总监
主持人:崔立真 山东大学软件学院教授/副院长
随后由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主任于剑教授向在座的专家分享了“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阐述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及人工智能未来趋势。国家规划:2020年与世界并行;2025年AI基础理论重大突破,部分领先;2030年总体领先,新一代人工智能将带来社会的第四次技术革命。
于剑 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教授/主任
Dell EMC凌巍才博士与大家分享了“倡导开源软件 助力HPC/AI发展”阐述开源历史与公司支持 OpenHPC合作项目。Dell EMC基于BrightComputing 的先进平台、HPC/AI 先进计算平台产品组合及方案的先进性、可靠性、广泛性、开放性拥抱开源引领创新。
凌巍才 Dell EMC 高性能计算方案架构师
山东大学在高性能计算领域有较深厚的积累,2017年11月17日美国丹佛SC17大会上刘卫国教授团队参与的超算应用课题荣获“戈登·贝尔”奖他分享了“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上的高性能大规模分子动力学模拟”。2017年底作为全校五大公共技术平台的“高性能计算云平台”投入试运行,经过一年多的运行已经获得部分科研成果,平台所代表的全新的超算应用模式也得到了越来越多师生的认可和拥护。
刘卫国 山东大学软件学院教授
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潘景山副主任分享了“济南超算中心科技园发展规划”详细阐述了济南超算科技园的规划定位以及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潘景山 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副主任
上海交通大学高性能计算中心副主任林新华向在座的专家、高校代表分享了“发挥计算资源领先优势,创新学科融合服务模式”。报告介绍了上海交大高性能计算30年多的历史,目前拥有全高校最大的云计算平台、领先的高性能计算平台、最强的人工智能平台。从计算资源扩容到创新服务模式及与学科融合推进学科应用。
林新华 上海交通大学高性能计算中心副主任
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张巍副教授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山东省基金3项,参与国家 973 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山东省基金 4 项。此次报告中分享了“基于机器学习的强对流天气预警的方法”, 随着大气观测手段的丰富,基于数据驱动的机器学习方法,在灾害性天气临近预报中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张巍 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
最后在山东大学软件学院副院长崔立真教授主持下开展专家技术研讨,全体与会人员对“高性能计算必须满足计算科学、数据科技和智能科学的哪些新需求?实现高校深度学习的快速发展,高性能计算将对人工智能技术将逐步走向主流产生哪些重要影响?高性能计算与人工智能技术二者的未来发展该如何融合?”等议题进行了开放讨论,现场气氛热烈。
刘方爱 山东师范大学信息学院教授/处长
韩慧健 山东财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
马召贵 泰山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系主任
傅游 山东科技大学高性能计算中心主任
专家合影